海口市,中國海南省省會,位于北緯19°32′-20°05′,東經110°10′-110°41′,地處海南島北部,北瀕瓊州海峽,土地面積2304.84平方公里,是全省政治、經濟、科技、文化中心和ZUI大的交通樞紐。
海口市地處熱帶,熱帶資源呈現多樣性,富于海濱自然特色風光景觀。自北宋開埠以來,已有近千年的歷史。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,1950年4月23日解放。1988年,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,海口市成為海南省省會。2002年,海口、瓊山兩市合并,海口市的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。
境內已探明礦產資源20種,其中能源礦產有石油、天然氣、褐煤、低熱值油頁巖(油炭質頁巖)、泥炭等5 種;金屬礦產有鋁土礦、鈷土礦、褐鐵礦等3種;非金屬礦產有高嶺土、耐火粘土、磚瓦粘土、硅藻土、膨潤土、沸石、浮石、建筑用玄武巖、建筑用砂等9種;水氣礦產有飲用天然礦泉水、熱礦水、地下水等3種。具備明顯優勢和開發潛力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飲用天然礦泉水、地熱水、地下水,以及建筑大宗用的河砂、玄武巖石材、磚瓦粘土等;比較重要的礦產資源有鈷土礦、鋁土礦、褐煤、低熱值油炭質頁巖、高嶺土、耐火粘土等。地熱資源豐富,地熱田控制面積約4平方公里,分布在350~700米深度內,水溫39.5℃~49℃,礦化度1克/升~2.3克/升。
境內有野生陸棲脊椎動物199種,其中紅胸角雉、山鷓鴣、海南虎鳽等5種為海南特有種;列入國家一、二類重點保護名錄的有蟒蛇、唐魚、海南山鷓鴣等13種。海洋漁業資源主要有魚類、蝦類、蟹類、貝類等。其中魚類有100多種,常見且質優的魚類有馬鮫魚、黃花魚、西刀魚、石斑魚、海鯉魚等;蝦類有斑節對蝦、沙蝦、青蝦等;蟹類有鋸緣青蟹、小蟹、花蟹、膏蟹、梭子蟹等;貝類有泥蚶、毛蚶、牡蠣、鮑魚等。此外還有海蜇、沙蟲、海馬等海洋生物。
更新時間:2016-11-28